大家风范

我国流感生态学研究奠基人——郭元吉教授

郭元吉教授,男,1937年农历8月16日生,福建闽侯县人。郭元吉教授从事医学病毒学研究45年,从事流感病毒研究和防治工作35年。在郭元吉教授将近半个世纪的研究生涯中,始终以科学求实的精神,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和需求,在艰难条件下,使我国流感研究工作不断取得新发展,在流感研究和防治工作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为填补我国内地在流感病毒生态学方面的空白,郭元吉教授于1977年在我国内地率先开展流感病毒生态学研究,先后组织在广州、成都、丹东和北京召开了全国的流感病毒生态学会议,从国外引进标准的动物流感病毒参照毒株和抗血清,同时还牵头与上海卫生防疫站及湖北医科所合作,在湖北医科所共同制备动物流感病毒参照毒株和抗血清供全国使用,这不仅填补了我国在流感病毒生态学研究方面的空白,也为中国流感和禽流感监测网络建设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和物质基础。

郭元吉教授在流感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如国际上首次证实猪也是丙型流感病毒天然宿主,纠正了长期以来错误地认为人是丙型流感病毒唯一天然宿主,及甲型流感病毒才具有人之外的其他动物宿主。在国际上首先发现禽H9N2亚型毒株能直接感染人,并导致人发病。在国际上首次证明禽源H3N8亚型流感病毒也能导致马发病,为禽流感的跨物种传播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国际上首次证实丙型和乙型流感病毒也能发生基因重配。首次证实了在人群中同时流行的甲3(H3N2)和甲1(H1N1)亚型毒株能发生基因重配,形成H1N2新亚型毒株,但并不能造成流感大流行,这同时也证实了人群免疫状态在决定流感是否发生流行中同样起着重要作用。

在流感的监测和防治工作中,郭元吉教授也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内地早期流感监测处于自愿、分散、零乱、不系统和不科学状态。1989年开始郭元吉教授通过与美国CDC协作,首先在我国南方、北方各选3个点(哈尔滨、北京、青岛、上海、深圳和武汉)进行科学、系统和长期监测。北方监测半年(从每年10月1日至来年的3月31日),而南方进行整年监测。接着又扩展到5个单列市(深圳、厦门、宁波、青岛和大连)。通过多年的研究表明,我国不仅是人流感病毒大流行株多发地,也是流感病毒新变异株的多发点,同时发现我国南北方在流感病毒活动规律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一般情况下,我国北方每年仅有一个冬季活动高峰,而南方有冬季和夏季两个活动高峰。同时根据我国流感防控需求,与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共同研制、纯化出三价流感病毒疫苗,为我国流感病毒疫苗国产化奠定了基础。

郭元吉教授一直重视与国际的合作和交流,1985年郭元吉研究员开始全面负责国家流感中心工作,为解决科研和监测经费及技术水平提高问题,他与美国疾控中心进行协作,首先从美国引进了无毒高产酶的霍乱弧菌4Z株,建立了受体破坏酶(RDE)新的生产及质控新工艺,解决全国的RDE供应难题。接着从美国引进流感病毒分子生物学技术和设备,使我国流感病毒研究和监测从一般的生物学水平提高到分子生物学水平。同时自1989年以来向WHO提供了大量的流感病毒代表性毒株,全球疫苗推荐毒株中有50%以上为中国流感中心提供的病毒,这为世界流感防控及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

 

郭元吉教授

 

1984年在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病毒学研究所学习时与指导老师(Dr.U.Desselberger)和

乌干达进修人员一起分析实验结果 

 

1990年于美国田纳西州孟菲斯St.Jude Children's Research Hospital进修时合影留念  

 

1996年参加WHO流感专家考察团在深圳市疾控中心进行调研

1999年2月出席于日内瓦WHO总部召开的国际流感监测网成立50周年庆典大会

2003年2月底在广东抗击SARS疫情

1974年于英国国立医学研究所进修时与指导老师Dr.J.S.Oxford 讨论试验结果

1978年3月于日本东京进行流感和肝炎相关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