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介绍

曾毅

 

  曾毅

  医学病毒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

  1952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1953年在广州中山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工作,1956年调到北京中央卫生研究院微生物系病毒室。1974年作为客座研究员去英国格斯拉斯哥大学研究肿瘤病毒。回国后一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和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所从事病毒研究工作。1983年晋升为研究员,1984年被评为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81年任病毒所副所长,1983年12月作所长,1984年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副院长,1992年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院长。

 

主要成就与贡献:

  1956-1961年主要研究脊髓灰质炎病毒及其它肠道病毒。在国内首次应用人羊膜细胞培养病毒;进行脊髓灰质炎病毒型别的流行病学调查;对各种肠道病毒进行分离鉴定和抗体测定,了解其在我国流行情况;参加我国首次脊髓灰质炎病毒减毒活疫苗的免疫工作并获得成功。

  首次在国内建立麻疹病毒血凝抑制试验测定抗体的方法并应用于麻疹疫苗效果的测定。

  1962-1968年主要研究鸡白血病病毒、小鼠多瘤病毒和腺病毒。 在我国首次鸡白血病病毒的检测方法,发现我国鸡群中淋巴白血病病毒感染率很高,提出应用无白血病病毒的鸡胚制备生物制品。1968年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应用大剂量活淋巴白血病病毒免疫带毒母鸡,可以打破免疫耐受性并获得高滴度中和抗体,使鸡蛋带毒率下降或完全阴性,为建立无白血病鸡群提供新的措施,但由于文革动乱而未能实施,7年后国外才有类似报告。1965年首次发现腺病毒18型能在体外转化地鼠肾细胞。

  1970年以后主要研究Epstein—Barr病毒与鼻咽癌的关系。建立和不断改进了一系列鼻咽癌早期诊断方法,包括EB病毒壳抗原(VCA)、早期抗原(EA)、膜抗原(MA)的免疫荧光、免疫酶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IgA抗体的检测方法,证明了它们在诊断鼻咽癌方面的特异性;在我国南方鼻咽癌高发区建立了血清学前瞻性研究的现场,通过血清学普查将鼻咽癌的早期诊断率从31.8%提高到92.5%,通过早期治疗大大降低病死率和死亡率,这些早期诊断方法已在高发区普遍推广,使通过二级预防控制鼻咽癌成为可能;通过现场长期观察研究了EB病毒各种IgA抗体变化与鼻咽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一方面明确了EB病毒激活与鼻咽癌的关系,另一方面可以预测5-10年内鼻咽癌发生的情况。同时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试管内培养的鼻咽癌细胞株,从这些细胞株中查出了EB病毒DNA;发现高发区多种食物、中草药和植物中含有激活EB病毒因子和促癌物;通过高发家庭与照对家庭的HLA分析,提出了“鼻咽癌敏感基因”。综合上述结果,提出了鼻咽癌病因的初步设想,即以遗传因子为基础,EB病毒与环境促癌物起协同作用。近年来,他又首次发现EBNA-1的IgA和Zebra的IgA抗体对鼻咽癌诊断的特异性,建立了国际上仅有的针对EB病毒EBNA-1、P138和MA的单克隆抗体,重组成功高表达的EA、P138+P54质粒,证明癌细胞中有EBNA-1和LMP抗原,首次发现鼻咽癌病人中有EA和MA/IgA的抗独特型抗体,从而使EB病毒与鼻咽癌关系的研究进入分子水平。

  1984年预测到艾滋病对我国的威胁,开始了对获得性免疫缺损病毒(HIV)的研究。

  1985年与浙江医大协作查出了因使用进口Ⅷ因子而感染HIV的病例。以后又分离了我国第一株HIV病毒,发展了一系列检测方法,包括简单易行的酶免疫法和最终确诊的蛋白印迹法,制备试剂供应全国,并在病毒所成立了全国艾滋病检测中心。1989年与云南合作,从滇缅边境的瑞丽县毒瘾患者中查出了大批HIV感染者。

  共发表中英文论文400余篇,著书10多本。获国家和部级科技成果20余项及陈嘉庚医药科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