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介绍
侯云德
侯云德
分子病毒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
195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随后被分配到北京中央卫生研究院微生物系病毒室工作。1958年赴苏联医学科学院伊凡诺夫斯基病毒学研究所攻读副博士学位,1962年回国后一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和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从事病毒研究工作。1983年晋升为研究员,1984年被评为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84年任病毒所副所长,1984年至1997年任所长。1986年任国家“863”高技术发展规划生物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1990年被收入英国剑桥和美国传记研究所出版的《世界名人录》。
主要成就与贡献:
侯云德院士是我国分子病毒学的开拓者,杰出的战略科学家和卓越的科技工作者,现代医药生物技术产业和现代传染病综合防控技术体系的主要奠基人。早在50年代留苏期间因研究仙台病毒成就突出,破格越过副博士荣获苏联医学科学博士学位。他的主要成就体现在四方面:一是我国分子病毒学奠基人。八十年代始,他带领团队开展痘苗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大肠杆菌增强子样序列、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抗原表位及其致癌性等研究,奠定了中国分子病毒学基础。二是开创引领我国基因工程药物研制。上世纪八十年代,侯云德院士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独创的国家I类新药——重组人干扰素α1b,开创了我国基因工程药物的先河。随后十年又相继研制出1个国家I类和6个国家II类新药。三是推动了我国现代医药生物技术产业发展。他构建了我国医药生物技术的布局,主导了我国第一个基因工程新药的产业化,研制的8种基因工程药物挽救了上千万患者,产生数十亿经济效益。四是构筑了我国现代传染病防控技术体系。他提出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集成”防控体系思想,顶层设计了2008-2020年重大专项降低“三病两率”和应对重大突发疫情的总体规划,升级我国传染病防控体系,实现了我国能够在72小时内鉴定300种已知和未知病原,成功应对近十年来数次重大传染病疫情。
侯院士在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共发表论文300余篇,著书7本,成为首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1986年以来他曾连续三届担任我国863生物技术领域首席科学家,为我国医学分子病毒学和医学基因工程学科的发展作出了多方面的贡献。曾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3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均排名第一)、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三等奖1项、卫生部科技成果一等奖10项,1994年获何梁何利医学基金奖、1996年获中国医学科学奖、1994年被评为第四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015年获首届树兰医学奖。
2018年1月8日,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在热烈的掌声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获得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侯云德院士颁发奖励证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我国科学技术奖中最高等级奖项,每年评审一次,每次授予不超过两名科技成就卓著、社会贡献巨大的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