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手足口病:病原学视角下的预防之道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7-22

  引言

  手足口病,一种常见于儿童的传染病,尤其在春夏季节高发。其特点为手部、足部及口腔出现疱疹或溃疡,并伴有发热、食欲不振等症状。其病原学特征复杂,传播途径多样,给儿童健康带来了不小的威胁。因此,本文旨在从病原学角度出发,分析手足口病的传播机制,探讨有效的预防策略,以期为家长和儿童提供更科学、更全面的防护指南,共同守护儿童健康成长的蓝天。

 

  手足口病病原体有哪些?

  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属于小核糖核酸(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一组病毒。根据目前监测的数据,已经发现有30余种肠道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主要为柯萨奇病毒A组(CVA)4~7、9、10、16型,B组(CVB)的1~3、5型,埃可病毒(ECHO)的部分血清型以及肠道病毒A组71型(EV-A71)。其中,最为常见的为EV-A71、CVA16和CVA6。2017年以前,手足口病重症、死亡病例多由EV-A71引起,2016年大规模使用EV-A71灭活疫苗后,CVA6逐步成为近年来引起手足口病的优势病原体,并取代EV-A71成为导致重症病例的重要病原。

  肠道病毒的环境耐受力

  肠道病毒为单股正链的RNA病毒,病毒颗粒呈二十面体立体对称结构,表面没有无包膜,这种结构有助于病毒抵抗外界环境,增加其在自然界存活稳定性。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因而在我国南方城市手足口病更易暴发流行。肠道病毒在外环境中可长期存活,4℃可存活1年,-20℃可长期保存。因为病毒表面无包膜,所以常见的酒精等脂溶性消毒剂对肠道病毒无效,84等含氯消毒剂或紫外线消毒有效,也可通过加热(56℃30分钟)达到灭活目的。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肠道病毒病毒主要通过摄入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传播;日常生活中,可通过飞沫传播,即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谈话时,含有病毒的飞沫会进入空气中,被其他人吸入后感染。此外,直接接触也是重要的传播方式,如果接触到患者的疱疹液、呼吸道分泌物、唾液等体液,或是被患者污染的物品,如玩具、餐具等,再触摸自己的口、鼻、眼等黏膜部位,也容易导致感染

  手足口病的防控措施

  虽然手足口病通常为自限性疾病,但预防措施对于减少传播和控制手足口病的暴发流行至关重要:

  1. 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按照标准的7步法流程洗手,特别是在如厕后和准备食物前。

  2. 清洁和消毒可能被病毒污染的表面:可采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溶液擦拭或喷洒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干。

  3. 加强隔离、控制传染源:由于人是肠道病毒的唯一宿主,因而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对传染期病例分别实施居家隔离治疗和留观隔离措施,以控制传染源的进一步扩散。

  4.积极研发多价手足口病疫苗:虽然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型别众多,但目前导致手足口病的常见病原主要有4种(EV-A71、CVA16、CVA6和CVA10),因而针对常见高发的病原研发手足口病多价疫苗,将对预防手足口病的传播,降低重症和死亡比例起到重要作用。

  5.持续开展病原监测:肠道病毒传播过程中不断发生进化,进化是否会导致抗原性和其他生物学特性的改变,是否会导致毒力和传播力的改变,疫苗应用是否会产生能逃逸疫苗保护力的抗原性变异?解释这些问题,需要继续加强对病原学监测工作的重视和投入。

  起草人:冀天娇,张勇

  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