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常见问题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2-18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俗称蜱咬病发热伴新布尼亚病毒,是我国于2010年首先鉴定的具有重要公共卫生意义的病毒性传染病。截止2019年底,十年间,全国共有25省份报告病例,累计13,824例,死亡713人,平均病死率约为5.16%。病例主要发生于河南、山东、安徽、湖北、辽宁、浙江和江苏等7省,占总报告发病数的99.32%。该病发现后,国家卫生健康委于2010年发布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和《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诊疗指南》等技术文件,指导各级医疗机构开展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病例报告、个人防护、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和疫情控制工作以及公众健康教育工作。 

  SFTS病毒发现以来,一直受到广大群众的关注,为增加公众对该病的了解,特针对如下常见问题进行解答。 

  一、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怎么被发现的? 

  2009年春夏期间,湖北省、河南省部分农村地区报告了一种原因不明的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烧、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伴有胃肠道症状,重症病例出现多器官衰竭、出血、休克等。当时,该病病死率高达30%左右。 

  因为该病早期临床表现与人嗜粒细胞无形体病相似,疑为人嗜粒细胞无形体病,但是在绝大多数患者的血液样本中均未检测到细菌DNA或针对该细菌的抗体。2010年,中国疾控中心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为主的病例,进行了一系列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研究,很快从患者血液中分离出一种新型病毒,当时分类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简称为SFTS病毒。通过严格的流行病学、临床医学和实验室研究,确认SFTS病毒是当时流行的蜱传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病因。 

  在我国首先发现SFTS后,日本和韩国也报告了当地的SFTS病例。回顾性调查发现,该病最早可追溯到1996年,在江苏省宜兴市出现11例聚集性病例,死亡2人。 

  二、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病毒具有什么特征?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病毒根据英文术语首字母简称SFTS病毒,俗称新布尼亚病毒,目前分类属于布尼亚病毒目白蛉细小病毒科白蛉病毒属,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80-100 nm,外有脂质包膜,表面有棘突。基因组包含三个单股负链RNA片段(LMS),末端序列高度保守,与白蛉病毒属其他病毒成员相同,可形成锅柄状结构。根据病毒基因组序列的遗传进化分析,病毒可分为6个基因型(A-F),不同基因型病毒分布具有一定地区差异性。有报道提示不同型病毒的毒力有所差别,但尚未证实不同基因型毒株间传播特性和致病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抵抗力弱,不耐酸、易被热、乙醚、去氧胆酸钠和常用消毒剂及紫外线照射等灭活。 

  三、人感染后,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 

  人感染SFTS病毒后,潜伏期一般不超过2周。多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可达40以上,部分病例热程可长达10天以上。伴乏力、明显纳差、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消化道症状。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等。查体常有颈部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上腹部压痛及相对缓脉。 

  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出现意识障碍、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痊愈后血液中会出现较高抗体水平,体外实验具有保护作用,可持续多年,尚未发现痊愈患者再次感染SFTS病毒的报告。既往有基础疾病、老年患者、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出血倾向明显、低钠血症等提示病重,预后较差。 

  血常规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降低明显,嗜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多正常。尿常规检查,半数以上病例出现蛋白尿,少数病例出现尿潜血或血尿。生化检查,可出现不同程度血清肌酶升高。 

  四、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主要通过蜱叮咬传播,长角血蜱是主要传播媒介。长角血蜱在我国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丘陵、山地、森林地区。已在流行区的蜱虫中检测到病毒核酸,并分离到病毒。蜱叮咬后多不容易被发现,能附着人体表面数天,常被叮咬的人群主要是从事的田间生产和户外活动的人群。 

  自然界中,即使是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地方性流行区,蜱虫携带病毒的检出率较低,偶然被蜱叮咬并不一定导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不应过于忧虑担心,可自我医学观察2周,如有发热等不适,应及时就医。 

  五、可以发生人-人传播吗?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可以通过人-人传播。急性期病人血液或因该病死亡患者血液或体液中含有病毒,有传染性,重症患者常出现凝血机制障碍,发生严重的出血,传染性强。医护人员可因抢救、护理重症病人而引发院内感染;照料患者的家属或护保人员等可因日常近距离护理有出血表现的重症病人而被感染;殡葬人员、家属在处理因SFTS死亡的患者遗体时而被感染。也有通过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而感染的报道,但极少见。 

  六、动物可以感染吗?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可以感染动物。在地方性流行区,羊、牛、狗、鸡、猪等家养动物以及多种小型野生哺乳动物均具有较高感染率,但未发现明显症状。也未发现因食用、售卖或准备家禽、家畜肉类等产品而感染或发生聚集性的疫情的报道。但在现场调查中发现,个别感染的犬类动物的血液中发现较高水平的病毒血症,有猫感染SFTS病毒死亡的报道,提示具有感染性。有疑似接触感染的狗、猫而感染人的报道。 

  七、本病流行是否具有地区性? 

  本病流行具有地区性。主要在中国、韩国和日本部分地区呈地方性流行,越南、朝鲜有疑似病例报告。因疫源地分布不同,发病率地区差异较大。中国25个省份曾有病例报告,河南、湖北、山东、安徽、辽宁、江苏和浙江等7省的报告病例数占全国报告病例的99%以上,而在这7个省份中也主要集中在部分山区和丘陵地带的农村地区,呈高度散发。因重症救护或死亡病例遗体处理时防护措施不当而导致的人人传播聚集性疫情也时有发生。总体上,本病呈现出既高度散发,又相对集中的流行特征,特定情况下可导致人-人传播的聚集性疫情。 

  八、本病流行是否具有季节性? 

  本病流行具有季节性。多发于春、夏季,一般5~7月份为发病高峰期,不同地区可能略有差异。人群普遍易感,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生活、生产的居民和劳动者以及赴该类地区户外活动的旅游者感染风险较高。发病人群多为农民,绝大部分患者发病前均有野外作业史,约1/3的患者能感知发病前2周有蜱虫叮咬经历。 

  九、隐性感染者、处于潜伏期中的感染者和轻症患者是否具有传染性? 

  人感染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后,经过一般不超过2周的潜伏期而急性起病,也有部分感染者始终不表现明显临床症状而自然康复。尚未发现与处于潜伏期的感染者或隐性感染者发生日常接触而导致人感染的报道,但存在因献血、器官移植导致疾病传播的风险。社区中普通病人、无出血临床表现的轻症患者或感染者,未及时就医而滞留社区,引发继发病例的风险极低。社区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可自我医学观察2周,如有发热等不适应及时就医。 

  十、个人应采取哪些防护措施? 

  经蜱叮咬传播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主要传播途径,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生活、生产的居民和劳动者以及赴该类地区户外活动的旅游者感染风险较高,在户外活动时要注意个人防护,避免被蜱叮咬,如穿长袖衣裤,暴露的皮肤使用蚊虫驱避剂等。 

  医务人员在救治SFTS患者尤其是重症患者过程中存在发生院内感染的风险。要提高医护人员的诊断及防护意识,在患者诊治、流行病学调查、护理过程中要做好防护和感染控制,重症患者抢救过程中做到标准防护、气溶胶防护。做好病例隔离管理,确诊患者实施住院治疗,有出血等表现的重症患者应单独隔离治疗。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应结合实际情况,医学观察2周,期间出现发热等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要规范住院患者出院制度,避免濒临死亡病例提前出院。规范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死亡患者遗体处置措施和完善殡葬制度,切实避免死亡患者亲属及护理人员在无防护状态下与尸体接触。在高发地区开展健康宣教,提高个人防病意识。 

  十一、我国是否拥有诊断试剂、特效药和疫苗? 

      我国具有国家药监局批准的商品化的发热伴血小板少综合征的核酸诊断试剂以及抗体诊断试剂,各主要流行地区疾控中心、部分综合性医院、传染病院可开展相应的实验室诊断。该病治疗尚无特效药或特效的治疗手段。临床上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防止并发症发生。目前,世界上尚无有效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疫苗。目前,已有多种疫苗处于研发过程中。 

                                                     出血热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