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简介

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简介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属的独立法人机构,其前身可追溯到1943年的中央卫生研究院,1956年改为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系,1963年发展为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1986年更名为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2002年,更名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简称病毒病所。

  病毒病所具有优良的学术传统和强大的科学研究实力,在我国医疗卫生领域做了很多开创性工作,具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在历次国内外重大病毒病和公共卫生应急事件中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承担着“疾病防控、卫生应急、科学研究、教育培训”四位一体的职能。拥有5个世界卫生组织(WHO)参比实验室;建有流感/禽流感、肺炎、麻疹、脊灰、腹泻、出血热、登革热、脑炎、狂犬病、肝炎、手足口病、朊病毒病等实验室网络;是中国医学病毒毒种保藏中心和国家卫计委医学病毒和病毒病重点实验室;建有国内最大的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群,承担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疾病预防控制和科研任务,为埃博拉等22种一、二类病毒及未知病原的应急检测和科研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将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运行经验技术向全国推广使用,为疾控科研工作提供保障。

  在病毒病所历史沿革中,先后诞生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5名,其中侯云德院士荣获2017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为代表的新发传染病防治体系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荣获201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多年来,病毒病所在传染病防治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下,以疾病防控和卫生应急工作中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为导向,开展了一系列科研工作。各类科研项目的实施,不仅产出了一系列科研成果,也培养了一批中青年科研和疾控专业骨干,在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来临之际,发挥了一锤定音的关键作用,尤其是在我国新冠疫情防控中,病毒病所第一时间成功分离和鉴定新型冠状病毒,完成新冠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公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技术及方法,最早开展病毒溯源、风险评估和疫苗研发等工作,为我国赢得新冠疫情防控的全面胜利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职工队伍中70%以上为研究生学历,近70%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在读研究生近200人。病毒病所未来还将继续致力于病毒病防控和科研工作,建立全国病原体监测平台;开展新发突发病毒病预测预警技术研究;进行重要病原与宿主互作研究;开展疫苗的评价与研发;开展抗病毒药物的评价与研发;建立病原体检测方法的研发及检测体系;开展预防控制策略研究;开展技术推广及健康知识科普等工作。

 

  一、主要职责

  (一)为国家制定病毒病预防控制及生物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规划、项目等提供技术支撑和咨询建议。

  (二)组织制定病毒病预防控制相关的技术方案和指南,承担病毒病预防控制相关的卫生标准方面工作;开展病毒病预防控制相关的健康教育、健康科普和健康促进工作。

  (三)开展病毒病监测、相关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调查与危害风险评估工作,研究制定干预措施并组织实施;承担世界卫生组织参比实验室及合作中心的运行。

  (四)承担病毒病相关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准备和应对;承担病毒病相关毒种和生物样本等资源的保藏及技术支持等。

  (五)开展与病毒病疾控、应急、生物安全相关的基础、应用基础、应用研究及成果的转移转化,推广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推进科技创新发展。

  (六)开展病毒病预防控制和研究相关的国家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开展病毒病预防控制和研究相关的研究生培养、专业人员培训。

  (七)指导地方实施病毒病预防控制相关的规划和项目,开展对地方疾控机构的业务指导,参与专业技术考核和评价工作。

  (八)开展病毒病预防控制和科学研究相关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执行病毒病预防控制和科学研究相关的国际援助任务。

  (九)承办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机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设38个内设机构,分别是办公室、党群办公室、人事处、财务处、科技处、教育培训处、资产管理处、审计处、纪委办公室(监察室)、后勤管理处、保卫处、离退休工作办公室、北区后勤管理办公室、病毒性肝炎室、中心实验室、朊病毒病室、病毒性出血热室、虫媒室、狂犬病室、流行性感冒室、病毒性腹泻室、应急技术中心、肿瘤病毒室、脊髓灰质炎室、麻疹室、生物安全研究中心(P3、P4实验室)、病毒资源中心、病毒医学转化中心、病毒疫苗与免疫室、形态病理室(洪涛院士实验室)、HIV和疱疹病毒室(曾毅院士实验室)、分子病毒室(侯云德院士实验室)、新发和再发病毒病室 (高福院士实验室)、疾病控制(应急)办公室、实验室管理办公室、病毒学报编辑部、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编辑部、Biosafety and Health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