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合作与交流相关动态

来源: 发布时间:2012-03-28

 

近几年来,国际合作与交流在促进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科技发展以及扩大国际影响上,起到了越来越显著的作用。从2002年起,我所已经与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相关科研机构、大学等建立了合作关系,承担了数十项科技部、卫生部、基金委等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以及一些国际组织资助的项目。

病毒病所作为世界卫生组织病毒研究合作中心,同世界各国病毒学研究机构和科学家有着广泛的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为病毒病的预防控制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一、世界卫生组织流感参比和研究合作中心

近十年以来,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在国际社会的帮助下,我国流感监测事业取得了飞速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我国从最开始的几个流感监测点,建立了到现在覆盖全国的所有地市和部分重点区县410家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和555家监测哨点医院在内的流感监测网络,培养了一大批流感监测技术人员。这些网络的建立和人才的培养,不仅为我国流感监测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保障,也为我国呼吸道传染病的监测工作奠定了基础。

正是由于这么多年的积累和发展,我们才有能力在2005年确诊大陆第一例H5N1禽流感感染病例,并迅速建立检测方法指导全国的禽流感防控工作,使我们有能力面对2009年发生的流感大流行,第一时间成功研制检测试剂,第一时间确诊我国第一例病例,第一时间分离到我国第一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并完成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为中国流感大流行的防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经过全国流感监测网络几年的不懈努力和世界卫生组织的两次现场评估,我国家流感中心终于顺利通过了两年的考察期,于201010月正式被世界卫生组织任命为第5个全球流感参比和研究合作中心,这是继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之后的又一个流感参比和研究合作中心。这标志着我国的流感监测工作已经跻身世界前列。中国国家流感中心成为全球的第五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首家流感参比中心,不仅将会极大的提高我国流感以及流感大流行的防控能力,也将会提高我国在该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对于整个国家的公共卫生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成为全球流感参比和研究合作中心后,国家流感中心在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的同时,认真履行世界卫生组织赋予的职责和义务:通过FlunetGISIA、流感监测周报等积极同全球流感监测网络共享监测数据和结果;同其他流感参比和研究合作中心一起研讨和推荐流感疫苗株;为蒙古、朝鲜等周边国家的流感中心提供试剂和技术支持,扶持和帮助周边国家开展流感监测和流感大流行的准备与应对工作;同美国疾控中心、美国国立卫生院、英国牛津大学等机构的合作,开展流感相关监测和科研工作;积极主办和参加国际流感会议,与国际同仁交流流感防控经验。

 

二、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脊灰参比实验室、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麻疹参比实验室

国家脊灰实验室作为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脊灰参比实验室、国家麻疹实验室作为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麻疹参比实验室在过去的10年里成功地申请和维持了WHO西太区麻疹/风疹参比实验室的职能。在全国建立了以国家麻疹实验室为首、31个省级麻疹实验室和331个地市级麻疹实验室构成的麻疹疫情实验室快速反应诊断系统。证实H1基因型是中国十三年来本土流行的绝对优势基因型;为全球麻疹病毒和风疹病毒基因库的建立和标准化命名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全球和我国麻疹的强化控制,鉴定疫情的爆发和传播链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我国麻疹的强化控制和消除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实验室网络保障。

过去的10年持续保持了WHO西太区脊灰参比实验室的职能。维持了全国脊灰实验室网络良性运转,通过对AFP病例进行实验室监测,及时检测到我国首次VDPVs暴发和首例iVDPV病例;2011年及时发现了新疆输入脊灰I型野病毒,通过多新疆脊灰野病毒的快速鉴定,阐明了脊灰野病毒的传播范围和易感人群为强化免疫方案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承担麻疹、风疹、腮腺炎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和肠道病毒疫情爆发的快速诊断和控制对策研究;极其对麻疹、风疹、腮腺炎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和肠道病毒基因变异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主持或参与10多起不明原因紧急疫情的实验室病原学鉴定和证实,疫情病毒病因的迅速鉴定,为及时制订疫情控制策略,防止疫情扩散,稳定民心起到重大作用。

承担过多项国际合作和国家级课题,所做工作曾多次获省部级科技奖。2007年《中国14年麻疹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以第一作者分别获得中华医学会和中华预防医学会二等奖;

迄今发表第一和责任作者中英文文章100多篇,其中英文文章50余篇。

三、世界卫生组织乙脑参比实验室

2009年2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病毒性脑炎室被世界卫生组织正式任命为世界卫生组织乙脑地区参比实验室(WHO-Japanese Encephalitis Regional Reference Laboratory, China,WHO-JE-RRL,China)。自此脑炎室参加了WHO乙脑实验室网络的各项活动,包括WHO每年的乙脑实验室检验的质量测试和参与全球乙脑血清学实验室诊断质量控制参比品的制备等。2010年8月和2011年11月WHO专家组对该实验室进行了两次现场评估。专家组高度评价脑炎室作为世界卫生组织乙脑参比实验室以来的各项工作,称赞其很好地履行了WHO乙脑地区参比实验室各项职责。两次评估均以高分数通过专家组的现场评估(第一次评估为92.5分,第二次评估结果为96分)。在评估中WHO专家组还积极评价了脑炎室所进行的乙脑检测试剂的评价、乙脑检测方法的规范、中国乙脑病毒自然疫源地调查等研究,为乙脑的预防控制作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WHO在西太区共有三个乙脑参比实验室,另两个乙脑参比实验室分别设在日本和韩国。WHO每年组织专家对所属三个乙脑参比实验室进行现场评估,100分为满分,80分为“优秀”,60分为“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