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病所主办第五届国际杯状病毒会议在京召开

来源: 发布时间:2013-11-04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主办的第五届国际杯状病毒会议(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aliciviruses)于20131012-15日在北京成功召开。大会共有美、英、法、俄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名国际代表和50名国内代表参会,收集到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60名代表在大会做报告,另有来自美国贝勒医学院、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荷兰国家公共卫生和环境研究所、法国南特大学健康与医学研究院、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美国新西那提儿童医院、美国蒙大拿州博斯曼大学、比利时鲁文大学的9名学者为大会作特邀报告。

国际杯状病毒会议是全球杯状病毒研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沟通、交流和合作平台,1999年该会议首次在美国举办,之后每三年一次,分别在法国、墨西哥和智利等地召开,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于2010年智利第四届国际杯状病毒会议闭幕时取得了该会议2013年的主办权。本次大会由我中心病毒病所段招军教授和美国新西那提儿童医院Xi Jason Jiang教授担任大会共同主席,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就杯状病毒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交流,内容包括:杯状病毒的结构和功能;病毒复制、转录及其致病机制;病毒新型检测技术和诊断方法;病毒免疫机制及其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病毒遗传变异及进化特征;杯状病毒流行病学和疾病负担;杯状病毒食源性和水源性污染控制等科学问题。

杯状病毒(主要是诺如病毒)是引起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之一,具有感染剂量低、在环境中稳定等特点,易在学校、工厂、医院、养老院等集体单位暴发流行。其基因多样且高度变异,新变异株的出现极易引起新一轮全球性胃肠炎的暴发流行。现有的数据表明全球急性胃肠炎暴发一半以上由诺如病毒引起。因此,诺如病毒胃肠炎已成为全球性的、很难控制的传染病。诺如病毒也成为继轮状病毒(轮状病毒疫苗已经研制成功)之后全球面临的又一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挑战。该次会议很好地展示了过去几年全球杯状病毒研究及预防控制的最新进展,也为未来该病毒及相关疾病的研究和控制提供了思路,对我国该病毒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很大的指导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