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岗位迎新年 援塞抗疫讲奉献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2-26
塞拉利昂当地时间2015年2月20日凌晨,中塞友好生物安全实验室里灯火通明,检测队董小平队长坐在刚从机场抢运回来的箱子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院子里整齐摆放的一排排箱子是从国内运来的53件近10吨实验室物资,这批物资包括实验室仪器、试剂、耗材、个人防护装备、消毒用品等,均为开展埃博拉病毒检测工作所必须的物资。队员们经过16个小时的连续奋战,终于将这些物资全部抢运到位。整整一天,队员们仅仅吃了简单的早饭便赶往机场,回来后餐厅关门,为了不打扰劳累一天的厨师休息,连晚饭都没来得及吃就各自回房间休息了。虽然队员们都极为疲惫,但是每个人都很高兴,因为大家知道,这批物资的到来,为实验室的正式运转做好了物资准备,有了这些“武器弹药”,就可以和埃博拉病毒开战了。这批物资也凝聚着国内领导和同事们的心血,是后方给检测队的大力支持。也许谁也没有留意,从19日早晨到20日凌晨的这16个小时,正是北京时间国内的大年初一和大年初二,农历羊年春节,检测队队员们在塞拉利昂忙碌而充实的度过。
19日吃完早饭,董小平队长就带领魏强副队长和张勇、王衍海两名队员匆匆赶往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的隆吉国际机场办理国内运来的实验室物资清关事宜。由于路况复杂,从检测队驻地滨图玛尼酒店到机场仅200公里路程开车要走4个小时,董小平队长驾龄最长,经验丰富,他担心队员们累着,亲自驾车前往,经过近4个小时的颠簸,于中午12点到达机场。大家顾不上吃午饭,便马上投入到物资清关、清点、装车等事宜中来。办完清关手续,他们顶着炎炎烈日,协调机场工作人员将物资装车,物资里有许多医用酒精、消毒剂等化学危险品,在装车过程中,必须小心轻放,在董小平队长的带领下,队员们对物资一一清点、分类标记,并协调运输公司有序装车。午间时段的机场水泥地面温度经过暴晒后高达60摄氏度以上。他们不顾天气炎热,争分夺秒的将物资装车,又经过近3个小时的连续工作,终于将全部物资安全装载到位,这些物资装满了整整两辆大型卡车。这时,他们才有空在机场路边喝口水、吃点东西。
留守实验室的队员们也在忙碌着,在王环宇研究员的带领下,大家商讨物资摆放方案,并组织整理库房,他们要为即将到来的近10吨实验室物资腾出足够的存放空间。物资到达后,已经是晚上八点,天色已暗,蚊虫也开始活跃起来,队员们刚刚整理好库房,来不及吃晚饭,就立即投入到物资卸载的工作中来,对物资情况极为熟悉的王衍海更是跑前跑后,安排物资分类入库,特别是有些大件物资,最大的有2米长、1.5米高,最重的有近一吨,来不及拆箱,王衍海及时协调当地货车司机用叉车将大件物资按防潮和不防潮分两类摆放。全体队员没有经过任何动员,全部投入到物资卸载和分类入库工作中,他们和非洲兄弟们一起成为了搬运工,脏活、累活,有什么干什么,汗水早已湿透了他们的衣服,但是没有任何人拒绝和推脱。最终,经过全体队员的共同努力,运抵物资安全、无损的卸载完毕,物资包装箱无一破损。此时,已是20日凌晨。
接下来几天,要将所有大件物资拆箱入库、要迎接塞国总统参观、要完成对塞国实验室检测人员培训教材的准备、要完成世界卫生组织育样考核与现场评估等工作,这些工作只能交叉进行。因此,检测队的工作量依然很大,任务依然很重。尽管这个春节没有全家团聚、没有走亲访友,但是全体队员们没有一句怨言,对于他们来说这个春节是不平凡而有特殊意义的。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为打赢埃博拉疫情防控攻坚战、为巩固和发展中非传统友谊、展示我国国际人道主义和负责任大国形象贡献自己的每一份力量,担当自己的每一份职责,这就是检测队给祖国人民最好的新年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