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丙型肝炎

来源: 发布时间:2012-09-29

病原学

丙型肝炎病毒为有包膜的单链RNA病毒,分类属被膜病毒科黄病毒属,病毒存在于感染者肝细胞,血清中白细胞和血浆内,感染者血浆内病毒量比乙型肝炎感染者低。丙型肝炎病毒对外界抵抗力虽然不强,但由于其存在环境的特殊性,污染丙型肝炎病毒的血液及血液制品极易造成病毒扩散传播。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细胞后,除免疫杀伤作用引起肝脏炎症外病毒本身的基因产物对肝细胞也有直接致病变作用,丙型肝炎感染后易造成慢性感染,病毒的核心蛋白与肝细胞染色体DNA相互作用,有制癌性。丙型肝炎病毒外膜蛋白能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但外膜蛋白突变发生较快,极易产生免疫逃避,同一例病人血清中丙型肝炎病毒存在着基因的多态性,丙型肝炎病毒目前被分为七个基因型,我国丙型肝炎感染以Ⅱ型为主,也存在Ⅲ型和混合型,病毒基因变异具有相当的复杂性。

 

传播方式

丙肝病毒最常见的传播方式是经由被感染的血液传播,如:接受被感染的输血、血液制品或器官移植;用被污染的注射器注射;卫生保健场所发生的针刺伤;注射毒品;母婴传播。通过与受感染者发生性接触和共享被污染的个人物品传播则不那么常见。

丙肝不会通过母乳、食品或水传播,也不会通过与被感染者拥抱、接吻以及分享食品和饮料等偶然接触传播。

 

病毒检测

了解个人是否被感染,能够预防感染丙肝病毒所带来的健康问题并且防止向家庭成员和密切接触者进一步传播。有些国家建议筛查可能有感染风险的个人,包括:

在实施丙肝病毒筛查之前或者在病毒筛查尚不普遍的地方接受了血液、血液制品或器官移植的人;

注射吸毒者或者曾经注射吸毒的人(包括多年前曾进行过一次注射吸毒的人);

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

卫生保健工作者;

艾滋病毒感染者;

肝功能异常或肝病患者;

受感染的母亲所生婴儿。

 

临床表现

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与乙型肝炎十分相似,主要为乏力,食欲不振,肝脏肿大和叩击痛,部分病人可出现黄疸,生化检验患者转氨酶明显升高,血胆红素异常,免疫学检验可发现丙型肝炎病毒的抗体及病毒RNA

 

诊断标准

1.急性丙型肝炎:

1)有血制品及血液使用接触史,不洁注射史。

2)症状体征有明显乏力,食欲不振,肝脏肿大,叩击痛。

3)血清转氨酶异常,胆红素异常。

4)血清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阳性,病毒RNA阳性。

2.慢性丙型肝炎:

1)有输血,使用血液制品历史,HCV感染者密切接触史。

2)长期饮食不振,肝脾肿大,叩击痛。

3)血清转氨酶升高或反复波动达半年以上。

4)排除乙肝感染,血清中HCV RNA阳性,HCV抗体阳性。

3.重型丙型肝炎:

1)以急性黄疸肝炎起病,高度乏力,明显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皮肤巩膜明显黄染。重度腹胀或腹水。

2)胆红素迅速上升,日升高值大于17.1μmol/L170μmol/L

3)凝血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小于40%。

4)意识障碍。

5)起病10天以上出现上述表现者为亚急性重型肝炎,有半年以上慢性感染者为慢性重症丙型肝炎。

 

治疗原则

1.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2.饮食,食欲不振者进食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慢性期适当补充高蛋白食物,切忌饮酒。

3.药物治疗,抗病毒治疗应选用化学药物与干扰素相结合的方法,早期治疗效果较好,适当采用保肝药物,改善肝功能,防止纤维化。

4.对重型肝炎,应采取支持疗法,对症治疗相结合,阻止肝细胞坏死,改善微循环。促进肝细胞再生的综合措施。

 

监测

1.全国肝炎监测系统。我国现有的传染病监测网已包括丙型肝炎的监测和报告。

2.由于病原学研究的进展,丙型肝炎的感染已有特异性高敏感性好,操作简单的检验方法为疾病的监测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预防措施

一级预防

与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不同,目前没有可以预防丙肝病毒感染的疫苗。可通过避免以下行为降低感染风险:

不必要和不安全的注射;

不安全血液制品;

不安全的锐利废物收集和处置;

使用非法药物和分享注射工具;

与丙肝病毒感染者进行无保护性接触;

分享可能被受感染血液污染的锐利个人物品;

使用被污染工具进行纹身、穿孔和针灸。

二级和三级预防

丙肝病毒感染者应:

接受有关保健和治疗方案的教育和咨询;

进行甲肝和乙肝疫苗接种,预防甲肝和乙肝病毒合并感染,以保护其肝脏;

及早接受适当医疗管理,包括接受适当的抗病毒治疗;

进行定期检查,以便对肝病进行及早诊断。

 

更多知识请访问世界卫生组织官方网站:http://www.who.int/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