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树兰医学奖获奖者—侯云德院士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1-27

  2015年1月18日,由树森?兰娟院士人才基金主办的第一届树兰医学奖颁奖大会在江苏泰州举行,中国12位科技工作者分获荣誉,其中2位院士获得树兰医学奖,10位科技工作者获得树兰医学青年奖。我所侯云德院士获得首届树兰医学奖。

  侯云德院士是是我国著名的医学病毒学专家、重组干扰素和重大传染病防控等领域的技术开拓者之一。195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本科专业。1958年赴苏联医学科学院伊凡诺夫斯基病毒学研究所攻读研究生并直接获得博士学位。1962年回国至今一直在我所从事病毒学研究工作。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传染病防治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技术总师。

  侯云德院士从事医学病毒学研究已有半个多世纪,他在分子病毒学、干扰素等基因药物的研究和开发以及新发传染病控制等方面具有突出建树,为我国分子病毒学、基因工程学科等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早在50年代末留苏期间侯云德院士发现仙台病毒有不同的变异株,并证明它对人的致病性;发现该病毒在单层细胞培养上的急性细胞融合现象,并阐明了机理。由于他在科研上的突出成就,原苏联高教部破格越过副博士学位直接授予他苏联医学科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他分离了我国的副流感病毒Ⅰ、Ⅱ、Ⅳ型。

70年代初侯云德院士对我国传统中药黄芪的抗病毒和对干扰素的作用进行了开拓性研究,发现黄芪可以抑制某些病毒的繁殖,可以诱生干扰素,增加NK细胞的活性,促进19S抗体形成细胞的产生sIgA水平,增加二倍体细胞在体外的存活寿命,并在临床上证实黄芪可预防感冒并发现黄芪与干扰素的协同作用。70年代中后期侯云德院士还发现人脐血白细胞具有较强的干扰素诱生能力,选育出高产病毒株NDV-F系,最终研制成临床级干扰素制剂。经过10余年的努力,他研制出包括α1b、α2a、α2b、γ等亚型的基因工程干扰素系列产品,其中重组α1b干扰素是国际上独创的I类新药产品,也是我国第一个基因工程多肽药物,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具有副作用低的优点,因此获得1993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984年侯云德院士就构建了我国痘苗病毒疫苗株(天坛株)的基因文库,经10年努力,全部完成该病毒全基因组(189,274kb)的测序与分析,这是当时国内完成的最大的一个生命体的完整基因组序列,并有多项重要发现。1985年他在英国《普通病毒学杂志》上首次报道了痘苗病毒基因组的HindⅢP片段,补充更正了国外学者的结论,随后被国外其他学者所证实。1989年他发现痘苗病毒血凝素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新成员,这是已知功能的一个病毒蛋白属于该家族的首次报道。该工作首先被英国牛津大学的同行所验证并由该校研究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研究权威Williams博士推荐给美国《实验医学杂志》免审发表。随后有关的国际权威科学家如研究痘苗病毒的Moss博士(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研究病毒免疫学的Oldstone博士(美国Scripps Clinic研究基金会)以及研究HLA分子结构的Wiley博士(哈佛大学)先后来信肯定了该项发现并作出高度评价。以后英国和美国学者在该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在痘苗病毒及其他痘苗病毒蛋白中发现了更多的免疫球蛋白超家庭成员。该项研究成果被认为对病毒的起源与进化及病毒与宿主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启发意义,是这一方面的前驱性著述。1990年他又发现痘苗病毒 HindⅢK片段编码一种丝氨酸蛋白酶抑制蛋白,该蛋白可能与痘苗病毒的毒力有关。1992年他又发现我国痘苗病毒疫苗株与国外哥本哈根株的基因组序列在侧翼区存在较大差异,为比较和阐明痘苗病毒的毒力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上述研究成果表明,他所领导的我国痘苗疫苗株基因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

  2009年新型H1N1流感在全球暴发流行,来势凶猛。在国务院领导下,我国及时实施举国体制,建立了由卫生部牵头、科技部等38个部门参与的联防联控机制,成立了由侯云德院士任主任的联防联控机制专家咨询委员会,针对防控中各个阶段中的关键性科技问题,面对全球科学家相同条件的竞争性研究中,开展多学科集成大协作攻关研究,首先取得了国际领先、举世公认的重大科技集成创新和突破,取得八项世界第一的科技成果,为全球防控流感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国内指导了有效防控,有效保障了人民的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在人类流感大流行防控历史上,属于首案,也为我国重大传染病防控和科技攻关集成创新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减少2.5亿发病和6.95万住院;病死率低于国际约5倍,产生社会和经济效益2000多亿;成本收益比:1元VS7.5-10.84元。获得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侯云德院士领导的科研团队在国内外共发表论文400余篇,著书7本;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0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次,二等奖6次,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次,卫生部科技成果一等奖10次;曾获何梁何利奖、中国医学科学奖、首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