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6-07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较高等特点。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肿大及肝功能损害,部分病人可有黄疸和发热。目前主要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等几种病毒性肝炎。

甲型病毒性肝炎

   甲型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A)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 HAV)引起的,主要通过粪~口途径进行传播一种病毒性肝炎。

HAV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嗜肝病毒属。甲肝呈全球范围分布,我国各地区甲肝发病存在差异。生活和卫生条件较差的农村地区甲肝流行率较高,存在季节性或周期性;有时有暴发流行的可能,如1988年上海因摄食HAV污染的毛蚶引起甲肝大流行,造成3万余人罹患该病。

   大多数甲肝患者急性起病,典型症状有发热畏寒、厌食纳减、乏力、恶心、呕吐、关节酸痛及上腹部不适等,持续数日至2周。

   HAV感染后可产生终生免疫。

   改善卫生条件和接种甲型肝炎疫苗是抵御该病的最有效方法。

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型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B)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引起的,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传播途径进行传播一种病毒性肝炎。

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为嗜肝DNA病毒。

HBV感染呈全球性分布。2006年我国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1~59岁人群HBsAg携带率为7.18%,5岁以下儿童的HBsAg不到1%。据此推算,我国有慢性HBV感染者约9300万人,其中慢性乙肝患者约2000~3000万例。

   HBV感染后可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状态,包括亚临床感染、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慢性感染者,可进一步发展成为慢性肝炎,肝硬化或肝癌。感染HBV后,常起病隐匿,伴厌食、腹部不适、恶心和呕吐,有时还伴关节痛和皮疹,可出现黄疸,但无或仅轻度发热。临床上,只能发现小部分急性HBV感染者。

HBV血清学标志包括HBsAg、抗-HBs 、HBeAg、抗-HBe、抗-HBc和抗-HBc IgM。HBV DNA定量检测可反映病毒复制水平,主要用于慢性HBV感染的诊断、治疗适应证的选择及抗病毒疗效的判断。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最有效方法,同时公众健康教育也必不可少。要教育公众在接受皮肤试验、经皮接种或静脉穿刺术、针灸等,所有注射器、针头(包括针灸针)及手指刺血针都要彻底消毒,尽可能使用一次性器械。

病毒性丙型肝炎

   病毒性丙型肝炎 (Viral Hepatitis C)由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引起的,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传播途径进行传播一种病毒性肝炎。

   HCV属于黄病毒科(Flaviviridae),丙型肝炎病毒属成员。人体感染HCV,可引起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进一步可发展为肝硬化、肝癌。2006年中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全国1~59岁人口anti-HCV流行率为0.43%。

   人体急性感染HCV后经常是无症状的或者仅有轻微症状以至于不会去就医。有症状的急性HCV感染者病程在6个月以内,可能出现:发热、乏力、小便赤黄、黏土样大便、腹痛、食欲减退、纳差、呕吐、关节痛以及黄疸等表现。

   丙型肝炎的实验室诊断包括HCV抗体检测、RNA定量检测等。

   丙型肝炎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用于预防接种,因此向公众普及HCV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等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病毒性丁型肝炎

   丁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D Virus, HDV)于1977年由意大利学者Rizzetto发现。HDV为一种缺陷病毒,复制时需要有嗜肝病毒参与。HDV感染呈重叠感染,使原有乙型肝炎慢性化,或病情加重。

病毒性戊型肝炎

   戊型肝炎过去被称为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 HEV)引起的,主要经过肠道途径进行传播的传染性疾病。

   HEV感染的诊断主要包括HEV抗体的检测和RNA的检测。

   HEV感染后可产生终生免疫。近几年戊肝疫苗的研制取得较大进展,由厦门大学科研团队研制的基因重组疫苗HEV 239,其随机双盲三期临床试验显示,HEV239在防止HEV感染方面是100%有效的。HEV239疫苗随后获得SFDA批准。

   改善公共卫生设施,提高卫生条件,是防控戊肝流行的的重要措施。